有一種美,由來已久。從商周時代起,中國傳統家具的美就開始顯現,這種帶著濃烈中式基因的家具,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黯淡,反而在不同時代閃爍著別樣的人文光輝,展示了恒久的生命力。中國傳統家具工藝精湛復雜,但最后呈現出來的家具成品,卻極其簡練、平靜、從容、質樸。
明式家具造型簡樸,氣韻靈秀,呈現出當時文人雅士的文化思想及審美品味,也凝聚了其對生活的追求及對精神的寄養。而清式家具造型華麗,氣勢不凡,處處流露著一統天下的霸氣和強勢,也流淌著華夏大地堅忍不拔、和諧有序的傳統文化和哲學思想。
不管是明式家具還是清式家具,都有超越其物質而存在的深刻內涵。這是不可突變的基因,這里藏著中國人對居住空間的審美,也藏著中國人理想的生活。
在唐伯虎、李漁、文震亨等一大批文人才子的積極參與下,中國傳統家具盡得中國傳統文化精髓,造型簡約,雕刻簡素,營造出自然、幽靜、雅致的空間,表達著他們對生命的尊崇,對自然的熱愛,和他們對中國哲學文化的深刻理解。
在傳統家具簡練的造型背后,是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,在它們每一個曲直多姿的細節里,似乎都是一個浩瀚無垠的世界。
中國文化根源于農耕文明,其特點是要與天地自然的節奏同步,春生夏長,秋收冬藏,不能違背自然規律,才有了敬畏自然,天人合一的古典哲學思想。
在繁縟炫目的現代文明中,傳統家具天人合一、不事張揚、重視內蘊、風味幽淡、色彩沉靜、線條清晰、風度超逸的家具形式,總會喚起了我們一些遙遠的文明記憶。
我們之所以憧憬田園牧歌式的生活,追憶曾經的平靜與質樸,是在尋覓傳統文化孕育出的,中國人特有的,那種以智慧、閑適和覺醒為主要特征的人生態度和活法。這也正是碌碌營營的現代人所缺失的。
幽幽星月,小小雅室,木香淡淡,一案一椅、一物一器,于一呼一吸、一念一動之間,均使人凝神靜氣、通達百體,脫離世俗的超然感便油然而生。或許,這就是中國傳統家具文化的真諦,也是中國人最理想的生活。